基金会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金会新闻 -> 正文

【爱的传递】钱士湘:无声筑梦 传承大爱

发布日期:2017-04-12   点击量:
(北航新闻网记者廖行采写)

【摘要】积善成德,积水成渊。长期以来,北航充分发挥捐赠育人功能,广泛凝聚校内外广大师生、校友力量,调动学校各方面筹资的积极性,积极构建筹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校友回馈母校的渠道和机制,拓宽办学资金渠道,通过捐资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创业基金、科研基金等形式帮助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品学兼优学生,亦或通过捐赠科研设备,建立研究院、实验室、图书馆、文化场馆等增强学校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形成了全员动员、人人参与的校园捐赠文化氛围。无数师生和广大校友因共同的记忆、信念和温情而凝聚起来,他们对母校的捐赠不仅体现出慈善志愿精神,传递着爱与温暖,同时也在传承大学的精神与文化。日前,我校钱士湘教授及夫人杨宗智决定捐资300万元,用于设立“钱士湘杨宗智”奖励基金以及充实“钱昌照沈性元”奖励基金,为我校教师捐资助学做出了新的表率。记者带着崇敬之情专程来到钱士湘教授的办公室,采访了这位耄耋老人,了解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时间来到2015年4月7日,地点在简洁而又温馨的高等工程学院资深顾问办公室,记者如约见到钱士湘教授,他的脸上盈满了亲切而又随和的微笑。还没等记者开口,钱老便拉记者坐上沙发,聊了起来。

钱士湘教授和其夫人、北航1952级校友杨宗智决定捐资300万元,用于表彰和支持品学兼优的学生。其中200万元用于设立高等工程学院“钱士湘杨宗智”校友奖励基金,100万元用于充实其父亲钱昌照老先生于1987年设立的“沈性元”奖学金[1999年改名为钱昌照沈性元(钱士湘之母)奖励基金]。

如果不是有幸与老人相邻而坐,听老人娓娓道来当年父亲钱昌照设立奖学金的始末缘由。你很难相信,眼前这位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谈吐流畅的老人已达82岁高龄;你更难想象,这位拥有丰富曲折人生经历,创造了无数辉煌的老人,如今还在延续传承父亲的遗志,坚守在自己热爱了一生的教育事业上。自从2002年被学校返聘为高等工程学院资深顾问至今,每天仍杵着拐杖来到位于5楼的办公室开展一天的工作。

心怀善念 赤子之心

钱士湘教授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钱昌照之子,作为这样一位名人的儿子,钱士湘没有那种世家子弟的傲慢,有的是对国家事业的关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们的关心。

钱士湘的父亲钱昌照老先生在北航设立了第一个私人奖学金。在父母过世后,钱士湘继承了他们的遗志,在用完父母遗留的积蓄之后,捐献自己的部分工资并在子女、亲朋好友、以往的学生中募集经费,使这项在北航第一个以个人名义设立的奖学金,坚持至今长达28年之久,奖金额度逐年增至现在每年二万四千元,迄今为止28年中共奖励了300余名学生。他们当中很多人现在已经在祖国建设的各个岗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钱士湘和杨宗智一直以父亲为榜样,时刻不忘父亲的“工业救国,教育人才,廉洁奉公”的理念。他们曾说,父亲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一定要将父亲设立的奖学金传承下去,来奖励更多的学生,鼓励他们为祖国效力。两位老人的谆谆教诲让每一位同学都深受启发、感动不已。

曾经的获奖学生雒力旭,研究生毕业后去到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由其领导开发的许多软件和系统已在全国外汇分局和境外上市公司应用。谈到曾获得的“钱昌照沈性元”奖励基金,他说:“当时被评为获奖学生,除了物质上的帮助以外,更重要的是那份荣誉,极大地鼓励了我奋发向上的斗志,也很崇敬钱老爱国爱教的精神,我为能获奖而感到自豪。”

当年被同学们笑称为“班上的居里夫人”的获奖同学何军毕业后被单位派往美国工作,受到美国同事的好评。她说:“钱沈奖励基金当时确实是激励学生上进的手段之一。我听说了奖励基金的来历,很为两位老人关心国家人才培养的精神而感动,奖励基金的设立对老人来说亦并非易事。我们这些基金获得者和受益者,应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为国家的富强做出贡献,方不负二老的殷切期望。”

据粗略统计,获奖学生90%以上攻读了硕士以上学位,约20%在国外求学或工作,约5%毕业后留校。已参加工作的获奖学生,分布在国内外及各行各业,大都工作出色,广受好评。

“钱昌照老先生一生关注教育,致力于振兴祖国教育事业和培养优秀人才,钱老的独子钱士湘教授也将毕生心血都贡献给了北航,至今仍奋斗在人才培养的第一线,继续传承着钱昌照老先生与北航的渊源。而“钱沈奖励基金”,正体现了钱老一家两代对祖国教育的胸怀、对北航的情怀和对学生的关怀,让广大师生深受感动和鼓舞,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奋勇前行。” 北航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刘旭东的话更能体现钱老一家心中的北航情缘以及他们对北航学子的深情厚谊。

润者无声 行者有力

为了给少数优秀学生(约占全校学生1.5%)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氛围,创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和教学改革试验基地,2002年8月底,学校决定成立高等工程学院,校领导把筹建创办学院的重担交给了时年68岁的钱士湘。他不负众望,筹建仅两个月,于当年10月底就实现了首届学生的开课。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钱士湘作为建院元老亲历了学院快速发展的全过程。迄今为止,高等工程学院已经培养了十余届学生,他们都与钱士湘情同父子,很多学生把钱士湘当成他们在学校里的大家长,亲切称呼他“钱老”或爷爷。

出于对高等工程学院和孩子们的深厚情谊,自2007年起,钱士湘扩大了“钱昌照沈性元”奖励基金的奖励范围,每年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奖励4名高等工程学院优秀在校学生。今年初,钱士湘与夫人杨宗智更是拿出家里的遗物,以两老个人名义筹集200万元设立高等工程学院“钱士湘杨宗智”校友奖励基金,以此支持学院发展和学生求学。

“我已经80多岁了,钱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重要的呢?看着学院一步步建立发展起来,这里的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我就是希望帮助他们长大成才,让他们将来报效国家。”这是钱老在完成了自己平生单笔金额最大的奖助学金捐赠后,发出的由衷感慨。

钱士湘教给学生的不止是怎么做学问,更多的是如何做人。他说,做人,不仅要学好,更要记住,要身体力行去“济困解难”、“关怀他人”和“回馈社会”,并将这些卓越品质和这种关爱扶助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开来。钱士湘的鼓励与帮助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学生们无不为遇到这位慈祥、朴实的“平民”老师而骄傲,他们说:“慈祥、乐观的钱老,是我们永远的大家长。”


钱士湘教授和夫人杨宗智

“钱士湘教授和夫人杨宗智以个人名义捐赠200万牵头建立高等工程学院校友奖励基金,充分体现出他们作为高工奠基人关心学院建设发展的拳拳之心和为国家培育英才的赤子情怀,串联起高工十余年“有温度”教育中缔结的师生深厚情感纽带,构筑成支撑高工学子拼搏奋进、求真拓新的牢固基石。”北航高等工程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陈新如是说。

平日里,钱士湘对学生的关怀和照顾无微不至。除了以个人名义设立奖助学金外,他还对困难学生直接提供经济或物质的帮助。举几个事例,他争取到一位校友(他早前当班主任时的学生)为学院的三名困难生提供了全额学费补助;他了解到有学生因经济困难,平时伙食费十分节省,就不定期地把他们带到自己家中改善伙食;当知道新生中有一位残疾学生上厕所有困难,他便和学生辅导员一起来到学生楼进行察看、调查,然后向后勤部门申请,不到一周的时间,学校在该生所住的21号学生公寓楼专为其安装了坐便器。

受过“钱昌照沈性元”奖励基金资助的2013级学生辅导员李艳茹告诉记者:“钱老的心里时时刻刻都想着学生,学习、生活、实践、工作,只要是学生的事儿,每一件他都会认真对待。钱老的关怀与温情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我感到了肩头的责任和前进的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更需要踏实奋进,谨遵钱老的谆谆教诲,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每一份工作,尽己之能为北航学生的发展助力。”

师生之间亦师亦友、亲如家人、情深意切,早先的学生视钱士湘如父兄;现在年逾八旬,当前的学生干脆称他为钱爷爷。这种师生关系的建立,源于他对学生的倾心关爱。他常说,对学生要关爱、关心、关注,其中关爱是基础、是出发点。他对学生的爱心和无私奉献,换回的是学生对他的尊敬、爱戴、友情、信任。

2002级的学生李陟在毕业纪念册上写道:“钱老,我们马上要离开校园了,我们会想起您亲切慈祥的笑容、想起您关怀鼓励的话语、想起您操劳奔波的身影,您是亦师亦友的长者,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成长,我们会用更大的成就来回馈您的恩情。”

年过八旬不自哀,尚思为国育英才。
问君哪得健如许,桃李芬芳扑面来。

这是钱士湘老人的人生抒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2011年他被评为第三届“感动北航”先进人物,耄耋老人对母校的大爱,对学生的关怀,让爱与温暖在校园里传递。

【结语】钱士湘教授只是北航广大教师和海内外校友捐资助学的一个缩影,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一样的北航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们的善举既体现出热爱母校、回报母校的内在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追求,被一代代北航人延续和发扬。

附:
钱士湘,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进入北航,1957年毕业后在工厂工作20余年,1979年回到北航工作至今,1989年加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杨宗智,1952级北航首届毕业生,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80年代在美国获硕士学位,曾任北京内燃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级高工。

版权所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京ICP备05004617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001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邮编:100191  建设维护:北航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