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金会新闻 -> 正文

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颜江芬参加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第二届中国高校基金会发展论坛》

发布日期:2020-11-09   点击量:

11月6日,第二届中国高校基金会发展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简称“清华基金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简称“上海交大基金会”)联合主办。我校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颜江芬参加此次论坛。“同道而行,功存教育”,作为高校慈善领域的年度盛会,本次论坛不仅汇聚了近百所高校的近200名业内同行,更邀请了众多公益慈善行业基金会及专家学者,共同分享大学基金会抗击疫情的作为,交流多元化筹资模式创新,研讨大学基金会新时期的使命与担当。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微信图片_20201109155656.jpg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高校基金会第一时间采取行动,支援抗疫一线物资、筹措科研资金支持、传播公益慈善理念,为促进公益事业和公益产业的专业化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福祉,以及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了贡献。因此,本次论坛围绕“高校基金会抗疫实践与思考”、“新形势下高校基金会筹资战略”以及“高校基金会的社会经济角色发展”等议题,聚焦如何助力高校基金会更好地适应“后疫情时代”的发展,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教育领域,同时聚合高校基金会慈善力量,造福社会。

说明: 2.jpg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上海交大基金会理事长杨振斌,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赵路,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梅哲,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基金会理事长杨斌,以及上海交大党委常委、副校长、上海交大基金会常务理事张安胜等出席本次论坛。20余位高校基金会代表、慈善行业基金会代表展开圆桌论坛讨论。论坛由清华基金会秘书长袁桅、上海交大基金会秘书长程骄杰主持。

 

杨振斌首先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交大基金会,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此次论坛将关注点放到了“后疫情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公益慈善的发展之路,是立足当下、影响长远的探索和思考。他指出,做好基金会的工作,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更离不开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和广大校友的持续支持,创造良好的美誉度,赢得社会的信任。他期望中国高校基金会发展论坛能够发展成为中国高校公益慈善交流的品牌平台,大家凝心聚力,共商大计,必将对高校基金会的发展繁荣起到深远影响。

 

梅哲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阶段,高校基金会展现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高端科研成果快速转化等方面独特优势,必将进一步提升高校重大疾病防控与防治研究的科研攻关能力,进而提高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水平。后疫情时代,愿高校基金会进一步弘扬抗疫精神,用慈善之心造福民生。未来,民政部门将与各高校基金会携手共进,为增进民生福祉同道而行。

 

赵路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发展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我国高等教育基金会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希望藉由此次论坛,为新形势下高校基金会建设,为更好地支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贡献力量,再创佳绩。

杨斌表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以第三次分配为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确立慈善等公益事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高校基金会行业应藉此充分借鉴国内外公益慈善组织发展经验,积极参与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第三次分配制度,加强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他表示,去年,以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25周年为契机,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高校基金会发展论坛。此时我们高校基金会站在行业发展和国家发展的历史交汇点上,再次相聚。他由衷希望论坛能够吸纳越来越多公益慈善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加入,交流经验,启发智慧,砥砺碰撞出行业发展的新思维新理念,做成中国教育公益慈善界的顶级活动。

 

清华大学基金会秘书长袁桅、上海交大基金会秘书长程骄杰、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在论坛上做主旨发言。随后,在清华基金会副秘书长孙大鹏主持的“‘扎根高校,同心抗疫’——高校基金会抗疫实践与思考”圆桌论坛环节,参加讨论的高校基金会代表和院系代表分别从自己的角度分享了抗疫特殊时期,不同高校应对疫情的经验和思考,生动诠释了高校基金会的专业责任与使命担当。

 

最后,张安胜致闭幕词。他对清华大学发起本次论坛表示感谢,对各兄弟院校以及各位嘉宾的莅临和精彩分享表示感谢。他认为人类经历了疫情这场重大的变故,会给我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交流方式、社会管理方式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从而带给我们机遇和挑战。他坚信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征程中,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富强。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高校基金会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投身抗疫。本次论坛推出“微光公益人”——高校基金会抗疫线上展览,汇聚50余所高校基金会超过300张图片,展现了高校基金会积极筹措抗疫物资,支持抗疫科研探索,努力推动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增进人类健康福祉的动人画卷。

 

 

 

版权所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京ICP备05004617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001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邮编:100191  建设维护:北航教育基金会